主题:平台灵工经济中的高等教育回报
主讲人: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 董志强教授
主持人:经济学院副院长 邹红教授
时间:1月19日11:00-12:00
地点:光华校区住友苑二楼会议室
主办单位:经济学院 科研处
主讲人简介:
董志强,华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曾入选广东“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他长期从事制度与经济发展、劳动经济问题理论和经验研究及经济学和行为科学交叉融合研究。近年专注高质量充分就业、新就业形态、工作和就业的行为经济学研究。论文见于《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China Economic Review、Economics Letters、Pacific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Behavioral and Experimental Economic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conomic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Journal of Neuroscience Psychology and Economics等国内外经济学和行为科学期刊。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科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留学归国人员项目、地方政府委托项目等二十余项,多次获得教育部、广东省政府颁发优秀成果奖。
内容提要:
灵工经济(gig economy)新业态兴起带来劳动力市场巨大变革,人们开始质疑高等教育在新业态中是否仍具劳动力市场优势。本讲座介绍的研究利用平台灵工劳动者调查数据,检验我国灵工经济中高等教育与灵工收入之间的关系,发现灵工经济中高等教育仍有高额回报,高等教育能带来27%左右的收入溢价。考虑内生性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本讲座从职业筛选效应、获取知识的能力、社会资本效应角度探讨了高等教育影响灵工收入的可能路径,发现高学历灵工会以更大的概率进入高收入职业;学习职业技能的渠道更多,学习方式更有效,“干中学”速度更快;会参加更多线上或线下交流社群,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本,并且更善于利用社群资源提高收入。异质性分析表明,高学历女性灵工和城镇灵工能获得更多的收入;地理束缚性工作的高等教育回报远低于云工作,且低于整体平均水平。与传统劳动力市场的比较分析发现,灵工经济中的高等教育回报偏低。本讲座介绍的研究意味着,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功能仍然存在,但信号功能已经削弱。本研究结论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方向提供有价值的启示和建议。